第229章 229:收蜂蜜

推荐阅读:大明:家妻上将军修源录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逆命相师大道神主七世神盘望仙门修仙十年,下山即无敌天道天骄寻宝全世界

    送走了科技研究小组的人,谭小絮收回心神,继续投入到她的养蜂事业中去。
    一大早,赶着马车,把蜂箱送到向日葵地边,把蜜蜂放出来。
    一群蜜蜂嗡嗡嗡,扑向那片向日葵地采蜜去了。
    谭小絮又叫来几个人,一起动手,搭了个草棚子,把蜂箱放到棚子下面,防止太阳暴晒。
    干完活,她看着两个蜂箱,看见蜜蜂进进出出,有些还年幼的工蜂绕着蜂箱练习飞行,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能采蜜去了。
    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
    作为队长,谭小絮不能一直盯着这两个蜂箱。
    必须尽快找个人,专门负责养蜂。
    把这事先放在心里,她去了隔壁菜园,摘了个最红的西红柿,咬一口,清爽酸冽的西红柿汁飙进口腔,十分解渴。
    吃着西红柿,在菜园子里逛了逛,观察蔬菜的长势,碰到汤玉梅正在给丝瓜架秧子。
    谭小絮突然想起了养蜂人郑华:
    “妈,你知不知道以前十连队,有个叫郑华的?”
    “郑华?”汤玉梅一边忙活手里的事,没想起什么。
    过了一阵,手上的动作突然停下了:
    “郑华?!”
    “对,妈你真的知道?”
    “知道,以前确实是咱们连队的,你怎么突然想起问他来了?”
    “我这次带来的两个蜂箱,就是他给的,他离开咱们连队后,到六分场的林场上养蜂去了。”
    “他居然养蜂去了?”
    “他为什么离开咱们连队?”
    “你不记得这事了吗?”
    “什么事?”
    “当年他儿子被狼咬死的事。”
    “哦?!”
    谭小絮恍然想到了什么。
    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前段时间,十连队的妇女主任王秀云还和她说过一次,说有个女职工生了孩子,因为忙工作,没时间照看孩子,就把孩子自己放在家里。
    结果这天忘了锁门,回家时,儿子已经被狼吃的剩下一具血淋淋的骨头。
    那个女人受了刺激,当时就疯了,没过多久,掉到河里淹死,据说是自己投河死的。
    谭小絮对这事的记忆,只在这对母子俩身上,很少去想那个女人的丈夫去哪了。
    没想到,那女人的丈夫,原来就是郑华。
    难怪郑华宁愿一个人待在山上,也不愿下山回到老连队。
    老婆孩子死在这边,他当然不愿意回到伤心之地。
    汤玉梅哀叹一声:
    “他老婆孩子死了以后,没多久,他也走了,我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没想到,他居然一个人跑到六分场养蜂去了,也是个可怜人,说起来,他跟十连队的郑老师还是同乡,两人都姓郑,这些年,郑老师也在到处打听他这个同乡的下落。”
    谭小絮觉得,也许可以把郑华的下落告诉郑老师。
    正好她有事到十连队去一趟。
    吃完西红柿,谭小絮就骑了匹马去了十连队。
    先到罗大娘家。
    罗大娘的闺女慧慧已经初中毕业。
    之前罗大娘跟谭小絮说过,等慧慧毕业,让谭小絮把慧慧调到十一连队工作。
    现在已经暑假了,正好去问问慧慧的意思。
    到了罗大娘家,罗大娘说慧慧毕业后,说自己好不容易毕业了,要先玩一两个月,外出串亲戚去了。
    估计现在该串到她大姨家了,正在她大姨家讨人嫌呢。
    谭小絮把让慧慧养蜂的事跟罗大娘说了,罗大娘高兴不已。
    对罗大娘来说,养蜂是个好差事,不用整天下地干活,还能吃上免费蜂蜜。
    多好啊!
    “我这就让她大哥到她大姨家,把人揪回来!”罗大娘承诺。
    “尽快啊,来晚了,我要把这差事交给别人了。”谭小絮故意开了个玩笑。
    罗大娘明知是玩笑,也认真起来:
    “行行行,我明天就让她到你那报道去!”
    从罗大娘家离开,谭小絮就去了连队小学。
    在办公室旁边的两间教室。
    她在门外等到下课,郑老师主动走出来:
    “小絮,有事吗?”
    谭小絮把郑华在六分场山上养蜂的事告诉郑老师。
    郑老师当场呆了好久。
    谭小絮也没再说什么,把消息送到,就走了。
    第二天上午,慧慧果然到她这报道来了。
    听说是养蜂,慧慧也挺乐意。
    主要是,没听说附近有哪个连队养蜂的,她这可是独一份的荣耀。
    而且以后肯定能吃上很多蜂蜜,这是个不得多得的肥差。
    慧慧暗地里偷笑,一定是自己跟小絮关系好,小絮才把这么个肥差交给自己。
    但其实,谭小絮一直比较重视对老职工子女的教育培养。
    自从她兼任十连队队长以来,都尽量安排老职工子女干一些技术性的活。
    因为,作为一个后来者的眼光来看,老职工子女,才是农场最优秀的后备力量。ωww.xSZWω㈧.NēΤ
    兵团农场虽然现在看起来兴盛强大,但是,兵团成立的目的,是防止中苏两国发生军事冲突。
    等过几年,两国关系缓和,国-家政策也随随之转变,兵团会被撤销。
    兵团一撤销,那些奔着兵团来的知青,也开始人心浮动,纷纷想办法返城。
    整个北大荒有多少知青?
    四十多万!
    这四十多万知青,再加上那些被下放的干部、蒙冤的专家,到时候会像潮水一样相继离开。
    几乎所有农场都要面对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
    到时候可能学校里没有老师了,一些技术性的岗位没人了,拖拉机在地里趴窝了。
    农场会因为人才流失严重,不得不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机。
    但是,老职工和他们的子女不会离开。
    他们才是真正扎根边疆、扎根北大荒的人。
    等知青离开,就到了这些老职工和他们的子女挑大梁的时候。
    所以,培养老职工子女,显得格外重要。
    谭小絮选了慧慧来养蜂,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有错。
    慧慧确实很能干,干活爽利,一点也不娇气,很快学会了怎么照顾蜜蜂。
    又过了几天,巴坦按照谭小絮的要求,打造两个新的蜂箱。
    谭小絮按照郑华教她的方法,开始给蜜蜂分箱。
    由于蜜源充足,蜂群发展良好,附近还有很多野生蜜蜂。
    所以,两箱蜜蜂,很顺利的发展成四箱。
    两个新的箱子,很快有工蜂入驻,开始分泌蜂蜡、修筑蜂巢。
    蜂巢修好,这时候,蜂群就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出逃的情况。
    只要照料得当,就等着收蜜了。
    几天后,他们收获了第一批蜜。
    取蜜时,谭小絮小心的将一整块流着蜜的蜜巢,从蜂箱里拿出来。
    “哇!好多蜜,都要滴下来了!”
    慧慧发出惊叹。
    所有蜜巢放到一个大盆里,谭小絮用小刀先切下一小块:
    “先尝尝,这是养蜂人的特权。”
    慧慧接下那一小块蜜巢,放进嘴里。
    立马发出赞叹声:
    “真甜,比水果糖都甜!比罐头里的糖水也甜。”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1/1428/10937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