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救大长公主

推荐阅读:大明:家妻上将军修源录顶级赘婿大明:寒门辅臣七世神盘万历小捕快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大荒剑帝大造化剑主机战:全金属风暴

    冷水刺激下,图嬷嬷缓缓醒过来。
    看到谢莺眠后,她想破口大骂。
    还没发出声音,她却发现嗓子疼得要命,根本发不出声音来。
    不仅发不出声音,还难以呼吸。
    求生欲之下,她只能用力张大嘴巴,跟脱水许久的鱼一样拼命呼吸着有限的空气。
    图嬷嬷终于想起来了。
    她找茬时被谢莺眠报复,不知怎么喉咙肿大,口鼻无法呼吸,差一点就被憋死了。
    记忆回笼后,图嬷嬷眼里全是惊恐。
    谢莺眠的语调依旧没什么变化。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位嬷嬷亲身体验过,应该能懂我的治疗方案了吧?”
    “针灸过后,嬷嬷能恢复呼吸,生命体征保持平稳,但这并不代表着嬷嬷你已经脱离危险。”
    谢莺眠公事公办的态度:“鉴于嬷嬷听不懂,我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告诉嬷嬷。”
    “换句嬷嬷能听懂的话,大长公主的身体状态到什么程度,嬷嬷就会到什么程度。”
    “嬷嬷最好祈祷大长公主能顺顺利利度过此次难关。”
    图嬷嬷整张脸都是白的。
    她是伺候大长公主的,大长公主是什么状态她一清二楚。
    说句不好听的,大长公主随时都会死。
    要不然她也不会想方设法另谋出路。
    她错了。
    她不该贪心收下方家那五千两银子的银票,更不该在明面上找谢莺眠的茬。
    谢莺眠才不是什么任人拿捏的村姑。
    谢莺眠根本不是人,是恶鬼!
    图嬷嬷说不出话来,只能用眼神祈求。
    谢莺眠视而不见。
    在谢莺眠教给老程小程两位太医润金十九针时,李太医也将药材带了过来。
    李太医让两个小和尚帮忙端了药罐子。
    他手里则提了不少草药。
    “凌王妃。”李太医擦着额头上的汗,“清热解毒的药材已熬好。”
    “还有,您要的草药也准备齐全,都在这里。”
    他将草药放在桌子上。
    “您看这些药材可以吗?”
    谢莺眠微微点头:“都是上好的药材,辛苦了。”
    李太医摆手:“不辛苦不辛苦。”
    谢莺眠对其他三个太医吩咐道:“麻烦你们将药液喂给大长公主。”
    她去萃取保心液。
    大长公主缺氧时间过长,心肺功能受损,需要用保心丹。
    但大长公主喉咙依旧红肿,吞咽困难,咽下药丸是万万做不到的。
    她只能现场提取药液。
    看到谢莺眠当场制药,李太医的眼睛快要瞪出来了。
    一般来说,太医院制药的方法以熬煮,蒸制为主。
    谢莺眠不一样。
    她将所有的药材都捣碎,再碾压成粉末。
    倒入了不知什么液体后,让粉末和液体充分混合。
    制药过程简单粗暴。
    李太医看得目瞪口呆:“凌王妃,敢问,您这是加了什么液体?”
    谢莺眠头也没抬:“水。”
    李太医:……
    竟然是水!
    只是水?
    “只是磨碎了再用水混合,这,这能行吗?”
    谢莺眠顿了一下:“应该能行吧。”
    水不是普通的水,是在她小空间吸收了空石能量的水。
    空石能量与药效一起修复大长公主的身体,事半功倍。
    李太医最听不得这种模棱两可的词。
    对他来说,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
    模棱两可的意思就等同于不行。
    谢莺眠说“应该”就等于告诉他“没效果”。
    李太医焦虑。
    他头发本就少,焦虑的时候喜欢拽头发,以至于头顶秃秃的。
    谢莺眠望着李太医的秃顶,沉默。
    她有个茂发的方子,不知道李太医买不买。
    一旁沉默寡言的心内科郑太医道:“李太医稍安勿躁,以我的经验看,会有效果的。”
    郑太医属于那种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有把握的人。
    听到郑太医的话,李太医这才稍稍放松了些。
    “凌王妃。”小程太医急得满头大汗,“大长公主吃不下药,喂进去的全部吐了出来。”
    “用勺子喂,用筷子滴,这些方法都用了,勺子喂的就呛到,筷子滴太慢了,这可怎么办?”
    谢莺眠眉头微皱。
    大长公主的状态,比她预料的还要严重些。
    “取一些粗细不一样的干净竹管来。”
    四个太医不明所以。
    程太医问:“凌王妃,细竹管有何用处?”
    谢莺眠道:“大长公主情况特殊,不能按照正常思维喂药,我要给她鼻饲。”
    太医们从未听过这种喂药方法。
    他们又是一阵激动。
    病人一旦陷入到深度昏迷状态,是没有办法吞咽的。
    没办法吞咽,只能等死。
    有许多人活活饿死。
    若是他们也掌握这项技术……
    太医们越想越兴奋。
    谢莺眠寻了许久才寻到合适的竹管,
    看到如好奇宝宝一样的太医们,她一边给大长公主插管一边讲解,还讲解了各种风险和后遗症。
    太医们都像听课小学生一样,一边听一边记录一边点头。
    “真正的鼻饲,是将胃管经过鼻腔置入食道内。”谢莺眠道,“我们没有专业的设备,条件简陋,这竹管非常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也非常考验技术,如不是特殊情况,最好不要使用。”
    “好在,我们不需要直接把竹管插到胃里,当然目前我们也做不到,只需要让竹管到达食管就可以。”
    谢莺眠手指在大长公主面部虚划了一道线:“我已检查过,从鼻腔到食管的距离,大约有半尺长,从这里开始,到这里结束。”(注:一尺约等于三十二厘米。)
    谢莺眠讲解完毕,沉下心来专心插管。
    她比较幸运,一次就成功了。
    成功后,药液成功喂了进去。
    见大长公主成功服药,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抗敏药物服下后。
    大长公主的状态明显更好了。
    “等一个时辰后,再喂给大长公主剩下的药液,以此类推。”谢莺眠对李太医说。
    鼻饲不同于正常喂食。
    每次不能超过二百毫升,间隔不低于两小时。
    “你们记住我刚才讲的要点了吗?”谢莺眠说,“这里有个现成的实验素材,你们也给她插管试试。”
    四名太医你看我,我看你。
    他们虽然对鼻饲这种方式感到新奇。
    但竹管进鼻腔这种事,一想就酸爽。
    程太医师徒擅长针灸,对鼻饲兴趣不大。
    李太医兴趣大,但他性格纠结。
    他还在纠结时,有些社恐的心内科郑太医站出来。
    他眼底闪着光:“微臣愿意一试。”
    wWW.xszWω㈧.йêt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1/1472/11263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