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证据确凿,击鸣冤鼓

推荐阅读:修源录大明:家妻上将军七世神盘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逆命相师天道天骄望仙门大道神主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杨氏崛起之啃孙成仙

    此前,静庐茶社与襄王之间毫无关联的迹象,也从未有人探究过静庐茶社有何隐秘。
    宸王听了云觞的话,派暗卫去查。
    这一查,便是发现了不少东西。
    从表面看,静庐茶社的东家是一位名唤“媚娘”的女子,静庐茶社的掌柜、伙计也只知道“媚娘”,不知“媚娘”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主子。
    然而,这个“媚娘”,每隔三天就会从襄王府的后门悄悄进入王府,行动极为隐秘,刻意避开众人的视线。
    但只要做过的事,就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这条消息是襄王的手下从一个收泔水的老汉那里探听到的。
    收泔水的老汉称,媚娘每三天进一次襄王府,每次都带着两个侍从,侍从还抬着一个麻布袋。
    他每次碰到时,因害怕被发现,只敢远远地偷看几眼,所以不清楚麻袋里装的是什么。
    老汉不清楚,可云觞他们却已经查明。
    那些麻袋中装着的,都是在静庐茶社喝茶之后,被迷晕的女子。
    云觞得知情况后,又带人前往城外的乱葬岗仔细搜寻,找到了三具遭受过虐待的年轻女子尸体。
    实际上还有更多受害者,只是这三具尸体能够清晰辨认出受虐痕迹。
    从尸体腐坏程度推断,应该不超过半个月。
    虞晚听到这些事情后,惊出一身冷汗。
    同样是在静庐茶社被迷晕,表姐万玉如与那些惨遭迫害的女子相比,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她心想,若万玉如当日被送到了襄王府,恐怕后果就不只是失去清白这么简单了……
    光是想到此处,虞晚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
    “这个畜牲!”
    她和云觞是在萃锦轩内的回廊下交谈的。
    特意避开了屋子里的万玉如。
    可虞晚控制不住骂出“畜牲”一词时,便听背后响起一道哽咽中压着恐惧的嗓音。
    “晚表妹,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
    她方才都听见了。
    被襄王戕害的女子,不止她。
    而她,反而还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
    她只是失去清白,侥幸保住了性命。
    可其他女子,却已经都被害了。
    虞晚与云觞听到万玉如的声音,急忙转身。
    只见万玉如脸色苍白如纸,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身体也微微颤抖着。
    虞晚快步走上前,握住她的手,“玉如表姐,你都听见了?”
    虞晚小心翼翼地看着她。wWW.xszWω㈧.йêt
    万玉如见她如此小心翼翼,心中一阵酸楚,强压下眼中汹涌的泪意,边哭边笑。
    反过来安慰虞晚,“晚表妹别担心我,我没事。”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问道:“我能帮你们做些什么吗?”
    虞晚和云觞对视了一眼。
    虞晚看向万玉如,声音轻柔道:“表姐,你只管在家中好好养着身子,其他事情我和云觞都已经安排好了。”
    她已经和云觞商量过了,状告襄王。
    有万玉如这个当事人作证,自然会更有说服力,但若万玉如出面,她被襄王玷污了身子的事便再也瞒不住了。
    之后哪怕襄王得到了惩罚,万玉如也要承受世俗的眼光,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虞晚不愿意她活的这么艰难。
    ……
    三日后,大理寺衙门外。
    一道佝偻矮小的身影,步履蹒跚的在门前站定。
    她站在大理寺门前,抬头望着高悬的鸣冤鼓,浑浊的眼睛里燃烧着炽热而坚定的火焰。
    她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那根陪伴她多年的拐杖。
    迈着蹒跚却决然的步伐,一步步踩上台阶,朝着鸣冤鼓缓缓走去。
    每一步,都像是跨越了岁月的沧桑与苦难;每一步,都伴随着心中对孙女无尽的思念与悲愤。
    当她终于站在鼓前。
    她猛地高高举起拐杖,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鼓面狠狠砸下——
    此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大理寺衙门的差役们正打着哈欠准备上岗。
    其他官员也都懒懒散散,揉着惺忪的睡眼。
    就在这时。
    “咚——”的一声巨响,鼓声如同一道惊雷,在大理寺上空轰然炸开。
    鼓声惊飞了栖息在屋檐上的飞鸟,也打破了大理寺清晨的宁静。
    “咚——”
    “咚——”
    “咚——”
    一下又一下,盛阿婆的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毅。
    她持续地敲打着鸣冤鼓,每一下都饱含着对孙女冤死的痛心疾首。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动静纷纷围拢过来,低声议论着。
    “这是谁在击鼓鸣冤啊?这么大的年纪,这老妇人难道不知道,击鸣冤鼓告状是要先受二十大板的吗?!”
    人群中一位老者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莫说二十大板,就是十板下去,她这把老骨头怕也承受不住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这样一位老人家来敲鸣冤鼓?”
    “看她这样子,肯定是有天大的冤屈,不然怎么会如此决绝……”
    随着鼓声和议论声迭起不断,大理寺的衙役们匆匆赶来。
    看见击鼓之人,都皱了眉。
    一名衙役上前就想拉住盛阿婆,呵斥道:“老人家,你这是作甚?有何事可去大堂申诉,莫要在此击鼓惊扰众人。”
    盛阿婆毫无惧色,她一边继续击鼓,一边大声哭诉着:“我知道你们衙门的规矩!”
    “敲了鸣冤鼓,这案子大理寺就必须接下,若是重案要案,还需要三司同审,呈递到皇上面前去!”
    “今日老妇,要状告襄王,逼死老妇的孙女!”
    “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我便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为孙女讨回公道!”
    盛阿婆的声音因激动而愈发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周围百姓听闻“襄王”之名,顿时一片哗然。
    “她竟然要状告襄王?那可是王爷啊!”
    “这老婆子疯了不成?一个平头百姓有胆子去状告王爷!”
    “我认得她时,是梅子巷酿酒的盛阿婆,她孙女前几天才下葬……”
    众人议论纷纷。
    此时,大理寺卿苏沐匆匆赶来,看到盛阿婆,心中一沉。
    他昨日才从宸王口中得知襄王之罪行,还在商量如何解决这件事。
    让盛阿婆这个苦主去敲鸣冤鼓是将事情闹大,闹到文景帝跟前去的最好的办法。
    但盛阿婆年事已高,二十大板打下去,她还能活吗?
    因此,他们一直在想别的办法。
    甚至无人告诉盛阿婆可以去敲鸣冤鼓,她是从何处得知的?!
    苏沐看着盛阿婆毅然决然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他敛眸,掩去眼中的担忧,大声喝道:“何人在此击鼓?”
    “你可知这鸣冤鼓可不是随意能敲的,若所诉之事不实,你可担得起这罪责?”

本文网址:https://www.wul88.com/xs/1/1864/1446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wul88.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